规划打造“中国的卢瓦河谷”的茶淀镇入选了世博会中国馆小城镇展区,除了以葡萄名镇的身份亮相之外。在展示全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试点的新居住社区过程中,大家不仅能看到楼房屋顶安装太阳能、中水回用装置,实现了污水、垃圾无害化处理“三步节能”的住宅小区,还能看到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。此外,展示的葡萄种植、采摘、酿酒等产业过程,充分让人感受到小镇葡萄文化的历史积淀。
1.华梦酒文化度假村
除了采摘、美食、住宿,还有华梦酒文化博物馆。它占地近两万平方米,是中国首家中西酒文化葡萄酒博物馆,也是天津首家葡萄酒工业旅游项目。在了解到各种博大精深的葡萄酒文化过程中,可以在地下一层的酒窖看到酒的储藏工艺,在二楼的品酒区品尝到不同的葡萄美酒。
用地换房后的新生活
从402路公交车下来,两幢酷似天津马场道建筑风格的楼房映入眼帘。沿着通向住宅区的路走,看到了更多的新式建筑,虽然除了住宅,其他建筑还没有正式完工。但却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久的将来,孩子上学、老人看病、休闲购物、缴费办事……不出小城镇都能解决的都市繁华景象。就在不远处便是茶淀馨苑小区的55栋楼。
小区里有停车场,有随处可见的垃圾桶,有休闲的庭院,甚至还有保护小区安全的摄像头……楼口的防盗门没有锁,都用大石头顶着。“以前住平房小院时,很少有出门带钥匙的习惯,所以大家都不敢锁门。”“以前都是左右邻居,现在变成上下楼的邻居了,大家还是一样爱串门。”正在亭子里下棋休闲的大爷们,对这种城市化的转变兴奋着也在慢慢适应着。
“按宅基地换房政策,以前60平方米的平房加上院子20多平方米的补偿,我没有花钱就换到了88平方米的楼房。以前家里有地,这次给了15万的占地补助。我有两个女儿,也都已经出嫁了,没什么家庭负担,而现在做保安每个月还能拿1000多元,老伴还有劳保。日子真是越过越富裕。”王金林是茶淀镇茶西村人。已经做了几个月保安的他,每天早晨和以前的老邻居在小区里晨练,没事坐着女儿的车去汉沽转转,俨然已经习惯了城镇新生活。
把葡萄做成产业链
“3月底葡萄树就会发芽,进行第一次的犁土和除草……”从19岁就开始种葡萄的郑永凤熟练地说着葡萄的种植过程。2008年8月,她还负责做起了葡萄的套袋试验。而在保存技术上也在不断地创新与进步。要么运用新的储藏技术;要么让游客欣喜地亲手采摘葡萄;要么就让企业大批量购买,进入压榨机。
在汉沽区整个葡萄产业链中,葡萄的深加工虽然是历史最短,但却在维持葡萄种植,在提升汉沽葡萄产业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。茶淀镇里的天顺葡萄酿酒公司、孟庄园葡萄酿酒有限公司、津蓬葡萄加工公司、江山葡萄酒业……它们有的在为大企业供货的同时,忙着创建自己的品牌;有的依靠葡萄酒行业的知名企业,为他们供应葡萄酒原汁;也有的坚持着力发展自主品牌产品,并发展出一支代理业务队伍。津蓬葡萄加工公司总经理谭振星说:“2002年,收购葡萄的价钱是二三毛钱一斤,2007年收购价涨到了1元一斤,葡萄单价的上涨很好的说明了酒厂增多而带来的竞争。”
除了把葡萄销售出去,茶淀又开发了不少旅游项目,把更多的人、更多的产业吸引到家门口。葡萄文化旅游节、采摘园、酒文化博物馆以及葡萄科技园……采摘、参观新品种、品酒、休闲、住宿等等娱乐项目为茶淀赚足了人气,不仅把葡萄做成小镇品牌又将它做成了小镇名片。
从农民到上班族的转变
今年53岁的郑永凤是茶淀镇孟圈村人,她24岁的外甥女陈红在城里上完中专后十分想做导游。2007年孟庄园葡萄酒厂里建成了华梦酒文化博物馆,她顺利应聘上导游一职。不仅茶淀镇的葡萄产业提供了吸收人才的平台。随着农民陆续迁入示范镇,乐业成了他们新生活的开始。现在小区里已经有不少农民保安和农民保洁员工走上工作岗位了。王金林说:“愿意种地的可以到复耕的土地上种地,愿意自己投资创业的,镇子里建了商业设施。不愿在小区内工作的,可以到葡萄科技园、葡萄酒厂。想到城里找工作的,每个月还有一次招聘会。”在王金林眼里,自己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7点的保安工作,让他觉得没有地种的生活也一样充实。茶淀镇打造的工业园区内,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、机械加工、农副食品加工、纸制品包装等行业。而这些企业的入住又为大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。
宽带上网、数字电视、轮滑、晚上的小区集体娱乐……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时尚,环保意识超强的村民们还使用环保的锂电电动自行车。在飞速变化的时代,他们继续积累着生活财富。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