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是抽象空洞的,很难让人与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,当大家都谈文化时,消费者就会迷惑甚至失去感觉。所以作为商品标志的品牌,必须将其文化内涵具体化,才能在众多竞品中跳出来,从而被消费者注意和喜欢。例如:“天赐××,福禄呈祥”就很空洞,加上企业在传播中没有深入挖掘“福禄文化”,缺乏现实的支撑,最终销售结果是很差的;而金六福的“福文化”和孔府家的“家文化”就具体多了。越是具体的越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灵共鸣。
家国同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点之一。在古代,免不了要经历战争或羁旅,进而陷入“游”的境地,于是“乡愁别恨”便成为中国文化中一股强大的思潮。到现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世界性交往的增加,游子的队伍在不断扩大。同时,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,而太多的分离让人们体会到了孤独和寂寞。于是,一句“孔府家酒,叫人想家”深深打动了游子之心。寻常话语建立在中国酒文化的基础上,便产生了巨大的市场反应。广告词出的同年,孔府家酒就占领了中国市场,并在当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一。现在,安徽高炉家酒也大打“家文化”牌,在安徽获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,只是因为在战略把握和精细化营销方面尚有欠缺,所以没能成为全国性品牌。
“福”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点之一。自从有阶级压迫以来,劳苦大众就把“幸福”当成了最基本的精神追求之一,而这种简单的追求却常常要付出毕生的努力和惨重的代价,于是人们也最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,对亲友最深情的表达也是祝“福”。现在日子好了,“福”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,依然被人们所追求。金六福准确把握了这一深层的民族情感,并把它建立在酒文化上,畅销全国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五粮液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高档白酒品牌,也是因为准确把握了与其高档定位相吻合的“名门”文化。名门是一种“贵族消费文化”,“名门贵族五粮液”、“系出名门,丽质天成”、“五粮春――名门之秀”、“金六福――名门新贵”、“名门骄子”等都在或直接或含蓄体现“名门”的精神价值。成为“名门贵族”既是中国人虚荣心的体现,又是人们真实的追求,难怪五粮液畅销中国经久不衰。
1992年,国际酒业巨子“马爹利”乘着8000万美元特制的豪华游轮――“轩尼诗精神号”驶入黄浦江,随后,从法国空运来的鲜花、美女等把上海五星级花园酒店装点的像法国中世纪的皇宫一样,并在此举行了豪华气派的“马爹利王者之宴”。当人们在古典音乐、美女、鲜花的醉人气氛中品尝万余元一瓶的金牌马爹利时,他们深深感受到的是西方宫廷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。中国高贵的消费者们拜倒在马爹利的“石榴裙”下。
对人类情感与酒文化融合方面做得好的还有“聪明难,糊涂更难”的小糊涂仙等。
以上这些白酒品牌之所以优秀,是因为它们都将酒文化嫁接在了人类某种非常具体的情感上,并且在策略的指导下,系统地、连续地、深入地与目标受众沟通,直到获取认同。但综观近几年我国酒类品牌文化的建设传播,大多流于形式和肤浅,口号式的灌输让消费者根本不能理解它们在表达什么,甚至产生反感情绪。某些品牌炒作的成分远远大于酒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成分,或者说有品牌的文化运作和建设意识,但方向偏了。如果能及时纠偏,将历史与当代人类的具体情感紧密结合起来,与时俱进,不断创新,笔者相信它们会走得更远,会进入主流高档白酒品牌行列的。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